前段时间,有一个性侵案判决了。
近几年,网上的儿童性侵事件:韩国“N号房事件”、 高管性侵少女……冲击着我们当父母的心,也再次将大家的目光引向了性教育。
提到儿童性教育,尤其是女生,总有家长这么说:
不好意思开口,不知道谈什么;
孩子还太小,学校会教的;
我家是男孩,应该比较安全吧。
然而残酷的事实是,中国的儿童中,遭受过不同程度性侵的,1~3岁约占13.2%,7~9岁19.1%,16~17岁8.4%,这组儿童数据让我很痛心。
大家可能没有意识到,长期的回避、遮遮掩掩也许是我们在性教育方面最大的误区之一,就如网上那句话:“你嫌性教育太早,别人可不会嫌你孩子太小”。
很多父母都缺失了对孩子的性教育,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,用不着;
有的觉得性是上不了台面的事,不能拿出来谈论。
正因如此,很多孩子不懂得保护自己,遭受了巨大的伤害。
一个网友说,小时候什么都不懂,邻居哥哥脱下裤子,说要和她做游戏,她就这样被侵犯了。
一个东北女孩,被邻居性侵六年,内心极其恐慌,但不敢告诉父母,使她长大后,无法接受婚姻。
作家林奕含,因为父母忽视性教育,一直无法走出童年被性侵的阴影,最终选择了自杀。
儿童被性侵的新闻频频爆出的背后,我们要思考的不仅只是道德与法律的缺失,还有性教育的缺席。我们对孩子的保护和教育,真的足够了吗?
其实,性教育并没有那么难以启齿。我们可以参照李玫瑾教授的方法:
孩子三岁要上幼儿园时,在给孩子洗澡时,告诉孩子哪些是隐私部位,别人不能碰,谁要是碰了,回来悄悄告诉我。
如果有人要碰你,你不要害怕,告诉他,你要上厕所,找个理由,让他停止碰你。
保护好孩子,教会孩子保护自己,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。
没有是非观的孩子,是这个地球上最可怕的生物。孩子的是非观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建立任意一方都不能推卸、依赖!
在我国性教领域中普遍存在着「重女轻男」的倾向,因为女孩总是处于弱势。这就使得家庭、学校和社会往往更加关注对女孩的性教育而过于忽视男孩的性教育。
这也让很多家长有这样一个误解:
反正我家的是男孩子,没关系,男孩子不会吃亏。
其实,男孩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受害者群体,只是因为媒体公开报道的男童被性侵案例相对比较少少,社会对于「男童被性侵」事件的关注也比较少,但这并不能说明男孩子就可以高枕无忧。
家长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性教育,很容易导致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当。身为家长,不要觉得自己错过了,就算了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家长也应积极主动地抓住机会,提高自身素质。
只有自己会,才能更好地教给孩子。
只有真正认识到性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,树立正确的性教育意识,才能给与孩子更好的性教育。
5月份微博网友发布称,在上海七宝万科西西弗里书店,五岁的女孩被一个十岁的男孩猥亵,但由于男孩还小,结果只能是不了了之。
父母要教育孩子保护好自己,远离成年人的侵害。但似乎很多人都遗漏了儿童性教育的一个灰色关系,那就是「孩子与孩子之间」。家长应该对孩子多加引导,树立正确的性观念。不仅仅是要让孩子远离侵害,也要避免孩子成为“施加者”。
在中国,“性盲比文盲还多”。
传统的教育让我们对“性”这个字羞于启齿,父母总觉这些事情长大后自然就懂了。
还有一些爸妈说,不是我们不想谈,只是怕讲错了,反而把孩子带偏。
然而在网络发达的今天,无论你“谈与不谈”,孩子们都有太多渠道可以接触到与“性”有关的信息。
家长应该这样做
我们对于孩子的性教育,不仅仅是让他们明白,生理上的构造和知识是怎么一回事,更应该在了解身体的生理变化和知识的同时,心理的健康和道德意识同时得到完善。
1
不要让孩子穿着开裆裤,帮孩子穿衣服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,小背心,小内裤遮盖的地方,不可以让别人随便看随便摸,如果有人要对你做这些事情,一定要拒绝,然后回来告诉家长。
2
父母应学会暗示或鼓励孩子提问,大大方方回答孩子的问题。在与孩子进行关于性知识的交流时,使用适合孩子发展水平的词汇和概念,并寻找一切可教授的时刻。
3
身为父母,只有我们自己提高意识,尽早做好准备,才能让孩子免受伤害。保护好自己,同时不加害于他人,应该是所有家长先学习合格,然后再教给孩子们的第一课。
最后,推荐各位家长2部性教育短片,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,以比较轻松的方式,给孩子上一堂性教育课。
1.《父与子的性教尬聊》(Sex Chat with Pappu & Papa)
这部剧共有5集,以简单,干净,诚实和有趣的方式讲述性,包括怀孕、安全套、自慰、月经和同性恋等多个主题。
2.《性爱自修室》:(Sex Education)
本剧根本性本身不是洪水猛兽,不正确认识它,才会害人害己。